国际商报记者 晏澜菲股票配资行情
半个月,9场会见——从5月中旬到6月初,国家领导人、商务部领导密集会见了经贸访华团、跨国公司及投资促进机构代表。频频来访,正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持续看好的有力佐证。中国英国商会和中国德国商会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76%的在华英资企业计划维持或增加在华投资,超过一半的德资企业将在未来两年内增加投资。
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24018家,同比增长10.4%。其中,5月当月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186家,同比增长4.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81.9亿元,同比下降13.2%。同时,引资结构呈现持续优化的态势,部分新兴产业增速较快,如电子商务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化学药品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46%、74.9%、59.2%和20%。
市场潜力给予发展信心
“今年3月,我们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北京建立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并达成一系列合作,这充分彰显了我们深耕中国、坚定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日前,2025年服贸会“高管谈服贸”系列采访活动走进阿斯利康中国区域总部,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企业事务及市场准入负责人黄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一个开放、公平、稳定的市场环境是树立在华投资信心的必备条件。
2023年以来,阿斯利康已投资超17亿美元加码中国。今年以来,除在北京建立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外,阿斯利康无锡小分子药物新工厂正式开工、青岛生产供应基地项目一期建筑主体竣工、与石药集团签订战略研发合作协议、宣布将利用AI引擎双轮驱动的高效药物发现平台开发新型口服小分子候选药物……
投资动作不断的背后是中国各类开放平台给予企业的发展信心。通过服贸会,阿斯利康与国内外多家企业签署了贸易合作协议,并展示了其最新的创新药物和医疗解决方案;通过参与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阿斯利康感受到了中国政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过去五年,我们亲历了山东和青岛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与产业创新的不断提速。”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林骁在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期间举行的“投资中国”投资交流合作会上表示,未来,阿斯利康将进一步把握中国机遇、山东机遇,持续发挥跨国企业桥梁作用,聚焦中国患者的健康需求,不断推动科学与创新、促进诊疗变革与共同健康、推动可持续发展,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贡献一份力量。
希望与中国经济同频共振的还有欧莱雅集团。近日,欧莱雅集团宣布与中国创新生物技术公司未名拾光(Veminsyn)达成战略合作,对其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双方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创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动其规模化生产,以及采用低碳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化妆品原料。此次投资是欧莱雅中国旗下投资公司最新一笔开放式创新投资。
“欧莱雅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始终坚信‘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在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总监白林看来,集团持续不断加码中国市场,正是因为这里是集团业务增长的关键引擎,在创新、可持续、人才发展等方面,中国市场为集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同时,中国市场还拥有极具潜力的消费环境。
的确,当前的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供链体系、集聚形成的科创要素资源。面对这样一个不断涌现新投资机遇的市场,罗盛咨询顾问吕美凤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依然是跨国企业的重要增长源泉。“在中国市场,跨国企业需要务实与创新并举的领导力。企业高管需快速调整策略,以确保战略与市场同步。他们需善于与各利益相关方建立联系,积极引导团队并促进合作,以推动创新并降低风险。”她认为,在中国市场,拥有深刻理解本地生态的高管是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跨国企业需通过授权和战略调整,提升组织的市场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持续开放挖掘合作潜力
作为“投资中国”标志性展会,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目前已召开投洽会组委会第一次工作会,本次投洽会紧扣双向投资促进主题,设置“投资中国”“中国投资”“国际投资”三大板块,通过在北京和广州举行专场推介会,向广大客商发出邀请。
打造“投资中国”品牌,今年一直是商务部门的重要工作。5月22日,商务部支持重庆举办“投资中国”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会,充分展现重庆开放机遇和发展动能。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介绍说,重庆正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持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加快打造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这让来自德国、沙特等国家的企业负责人看到了在中国、在重庆的发展机遇。
在推动开放平台建设方面,日前,商务部发布的《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 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四方面16项政策举措,推动国家级经开区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示范。
6月19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浙江省平湖市人民政府、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共同组织的2025中日机器人产业合作对接会现场座无虚席,总投资约30亿元的12个项目在会上集中签约。
“中日机器人产业各有所长、互补性强,具备天然的合作条件。”投资促进事务局局长刘民强表示,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产业,有望成为中日科技和产业合作的下一个亮点和增长极,双方应围绕前沿技术研究、下一代产品研发、产业链供应链协作、项目投融资、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场景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加强交流对接,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两国在机器人产业合作方面的潜力也让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经济领事梶原敬充满期待。他表示,日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较快,机器人在工业发展、农业发展、医疗照护等领域产生了较大作用。中国是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国家之一,双方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截至目前,平湖经开区机器人及其关联产业产值规模超90亿元。平湖市作为浙江唯一一个中日合作产业园区所在地、浙江省机器人与数控机床产业集群核心区股票配资行情,将助力中日两国在机器人领域的交流合作开启“加速跑”模式。
悦来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